從藝術氣息濃厚的歐洲返回,赫然發現,2008年暑假,台灣也變得很藝術。

電視裡,新聞裡,網路裡,甚至生活的週遭裡,都瀰漫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,人人琅琅上口的是米勒,歷史博物館人滿為患,天天都有擁擠的人潮擠進那小小的空間裡,為的是一睹國際級藝術大師米勒的作品。

米勒就在你隨手可以觸及的地方,另一個安靜的角落裡,沒有巨星光環、也沒有顯赫名聲、甚至陌生的畢沙羅,悄悄來台,在故宮博物院寬敞、舒適的空間裡,讓你的心靈可以寧靜、沈澱,在緩慢的空間裡,讓時間緩慢的流動,然後,帶著滿滿的飽足的豐富的心,離去。

這麼熱鬧的台北市,有米勒有畢沙羅,不管你是否熱愛藝術與繪畫,都值得給自己來一趟藝術洗禮。可我想說的既不是米勒也不是畢沙羅,而是,在我心裡盤踞著一個非常重要、無可取代,那個明眸皓齒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、欲語還休的少女,就這麼輕易擄獲了我的心,讓我掉進那雙彷彿會勾魂的水靈雙眼裡。於是,我無可救藥地戀上了維梅爾(Johannes Vermeer),這個17世紀的荷蘭畫家,短短的43年生命裡,留下不到40幅作品,每幅都很精緻而精彩,最叫人無法自拔的還是這幅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】(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)

因為轉機而挪出來的短短六天荷蘭行程,該如何安排與取捨,海牙(Den Haag)是非去不可的地方,因為那裡有莫里斯皇家美術館(Mauritshuis),為了去看那個一眼就愛上的少女,什麼都可以捨棄,海牙,非去不可。然後在那間不太大的文藝復興時間的豪宅裡,終於見到讓我朝思暮想的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】,它就這麼安安靜靜地懸掛在那裡,沒有像羅浮宮裡你得大排長龍、跟人群推擠才看得到的達文西(Da Vinci)【蒙那麗莎的微笑】那麼「壯觀」的場面,你可以坐在放置中間的沙發椅上,隔著一段距離,凝視著那幅小小的畫,一種奇妙的、不可思議的感覺,緩緩升起。

我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凝視著她,不發一語,心裡頭的蒙那麗莎,漸漸模糊,那抹神祕的微笑,完全被少女那雙明亮的雙眸給覆蓋了,她那率真的、不造作的、熱切的、嬌嫩的神情,直直望進你心裡,於是我中蠱了,『蒙娜麗莎的微笑算什麼!』這句話不假思索從口中迸了出來,我知道,這少女在我心裡擊敗所有人,成為我心中的最愛。


(飛小魚OS:唉呀,蒙娜麗莎的微笑當然還是獨一無二的,是無可取代的,是讓人讚嘆的。我絕無漠視的意思,達文西在藝術上的成就仍是讓人著迷的。看我那多產的作家好友陳小芙剛出爐、熱騰騰的新書【圖解達文西】,就可以知道了。)


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】毋庸置疑,是維梅爾最具代表性且受歡迎的作品,不僅如此,它還是一本雄踞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排行榜,熱賣一百多萬冊、由皇冠出版的暢銷小說,更被搬上大螢幕成了一部精典好看、由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女星史嘉麗嬌韓森(Scarlett Johansson)所飾演的電影

在荷蘭,在荷蘭的海牙,在荷蘭海牙的莫里斯皇家美術館,我遇見了那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,她深深烙印在我心裡,然後,就這麼無可救藥地戀上賦予她生命的維梅爾。

明明時間已經很急迫,還是決定奔往維梅爾的故鄉─台夫特(Delft),匆匆半日遊,卻擁有了美好的時光,美好的記憶。






<飛小魚/圖與文>

2008年6月18日,拍攝於荷蘭.台夫特(Delft),一個美麗的小城,荷蘭皇室的起源,維梅爾的故鄉。

仰望著高高的教堂,覺得自己如此淺薄,總是走馬看花,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,走過一間又一間博物館,看過一幅又一幅畫,卻沒能留下太多深刻的記憶,即使看的當下是感動的,卻因為沒有用心去研讀,感動稍縱即逝,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
這回,跟自己說,總該留下什麼吧!
我開始用心過生活,用心看待自己所喜歡的事。

2008年這麼熱鬧的台北,要來跟米勒、跟畢沙羅,進行一場與藝術的約會,細細咀嚼與品嚐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yfish03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