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飛小魚/圖與文>

2010年2月16日下午4:45,拍攝於高雄市五福三路122號,高雄女中




往西子灣的途中,在GPS衛星導航系統的指引下,很意外地從中山高速公路終點中山交流道下來,左彎右拐,開來繞去,意外走到非常熟悉的地方。竟然來到五福三路,城市光廊在右手邊,往相反的方向走去,啊!我的母校出現了,可惜沒有碰到紅燈,就這麼一閃而過。

我們繼續往西子灣前進,但我心裡頭著實有些小小小的思念在牽引著,好想再去看它一眼,哪怕就只是拍下校門口的一景也好。

隨著行程的改變,我們決定去參觀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──已經有150年歷史的玫瑰堂。因為它剛好位於高雄女中斜對面,終於如願以償,可以讓我走到校門口去,不偏不倚地,剛好警衛把大門打開,就這麼短短的一瞬之間,我拍下了這個其實已經全然陌生的校門口。

但那一剎那,我還是掉進了時光燧道裡,想起一些最爆笑、最荒謬、最不可思議的記憶。

那個夏日的午后,為了即將到來的合唱比賽,我們到學校來練唱,在那顆有點歷史的榕樹下,同學們乖乖地排排站練習著。只有不安份的少女小魚沒一刻安靜,爬到樹上去,正當得意洋洋地要表演漂亮的「躍下」動作,說時遲那時快,裙子勾住了,整個人就這樣「吊掛」在樹上,那條黑色的百褶群剛好撕裂成兩半……

高一、高二都是通勤「追火車」的日子,每天橋頭、高雄往返,還要轉交通車或公車。時間觀念向來掌握得極差的我(原來,我從小時候就有這個壞毛病!),都是拖到最後一秒鐘,跳下公車,然後像一陣風似地衝向火車站,通常是千鈞一髮之際,跳上火車,後腳還沒縮進來,火車就開動了。原來,我之所以能夠代表班上參加百米賽跑、四人大隊接力賽,以及跳遠比賽,這些「能力」都是追火車歲月所練就出來的本領。

高三搬到學校附近住,猶如脫繮的野馬般,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。或許是快樂過頭,竟然會一間寢室四個人通通都睡過頭,校門已經關上不准進入,怎麼辦才好?只好翻牆囉!因為住在13號碼頭(現在已經改成光榮碼頭了)旁邊,抽中金馬獎前往的新兵必須在這裡搭船出海去,當然也有剛好在這裡駐守的兵營,身穿白衣黑裙的小女生每天在一大群阿兵哥的宿舍前走來走去,所掀起的轟動與譜出的故事,呵,真是年少輕狂的歲月呀!

我的「斑馬歲月」(大家都說雄女人白衣黑裙白襪黑鞋,黑白相間,活脫脫根本就是一隻斑馬),久了,遠了,淡了,褪色了。但今天卻引發這深刻而片斷,屬於青春少女的叛逆記憶,這是我年少輕狂的光陰的故事。







<飛小魚/圖與文>

高雄的路標,標示得很清楚;路燈,很有特色;公車站牌,整齊劃一。
可惜的是,走了一整天,竟然沒看到半輛公車在路上奔跑。
這是高雄最大的遺憾,即便是有很方便的高捷,但接駁的公車少之又少,甚至連小黃也不太好攔截呢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yfish03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